close


這實在是很不文雅的標題 但我找不到更貼切可以形容在翻譯時內心煎熬的畫面
「文思泉湧」與「腸思枯竭」當然是比較文雅的用法 但這種古人言語無法引起我的共鳴
記得當初想接翻譯是因為上班太閒 希望想藉由翻譯公司文件 來學習中文某些專業術語
我的財經知識直接來自美國課本 用英文我可以瞭解 用中文跟我講我就常常連連看連不起來
像retained-earning, net income, profit, paid-in capital這些我都明白
但如果跟我說「公積」「淨利」「盈餘」「投資收益」「現金增資」我就會傻眼
所以想既然在台灣 就應該要多學中文少用英文

後來開始接翻譯 才發現沒有想像中簡單 錢並不好賺 因為截止時間都是很緊迫的
拿到敘述文很輕鬆(這種通常案件不多) 但是拿到專業文件就可以累到翻過去
記得剛開始還跟翻譯社妹妹誇下海口說 什麼都可以接(有庫狗大神跟網路字典什麼都不怕)
結果有次接到醫療器材的說明書 花了我十個小時翻一千字
好不容易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遞上去 翻譯社看完妹妹很不好意思的跟我說
廠商說要重翻 因為專業用語都沒翻對 這篇不能算錢
經過這次教訓後 我再也不敢接熟悉領域以外的文件
而且慢慢發現即使是我的領域 翻譯每個小時要投入的精神還是比上班多
雖然說上班要在外面拋頭露面 但有空閒時間可以打混 用腦時間也不是整整上班八小時
翻譯就沒這麼好命了 萬一遇上網路字典都查不出來的專有名詞
那就像便秘一樣 慢慢蹲吧

當然翻譯也有有趣的一面 像是接到大公司的公開說明書 行銷手冊 網站等等
翻完會很有成就感 而且可以從文件裡知道一些內幕
像這次翻譯社丟給我的台灣IC設計界龍頭老大
看內容覺得 wow 全球前十名 亞洲排行第一 難怪股票嚇死人的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s 的頭像
    kits

    kits

    ki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