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參加過的婚禮不多,一方面似乎我的好友們並不急著結婚,一方面飛來飛去很難能參加當地朋友的婚禮,有時候美國朋友結婚,我剛好在台灣,等我在美國了,又台灣的朋友結婚,最後當我在澳洲,又有兩個朋友從美國飛回台灣結婚,我上次還很白痴問TT說:「如果來不急請朋友包紅包,我可以下次見面在給他們嗎?」TT瞪了我一眼說:「沒有人事後給的,你就準備懷抱一輩子愧疚的心吧!!」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唬我的,不過我真的是愧疚極了,飛來飛去也不是我願意阿。

昨天參加了在澳洲的第一個婚禮,新娘是S的好朋友,我們常週末一起去吃飲茶,第一次聽到他們為了這個婚禮籌畫快一年時,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一天的婚禮需要一年籌畫會不會太久了點? 後來才知道在澳洲舉行一個西式的婚禮,很多瑣事要自己來,否則請wedding planner或外包所有過程開銷會非常大,他們從找結婚儀式場地、儀式主持人.婚紗、攝影、邀請卡片製作、晚上婚宴安排甚至找DJ等等一切都自己計畫安排,而因為雙方都在澳洲長大,家人卻在香港,所以婚禮必須要有西式的浪漫,還要兼具中式的傳統,這更加深了籌辦婚禮的困難度。

中午在墨爾本近郊一處花園舉行婚禮儀式,老實說頂著四十度烈陽在戶外辦婚禮,我原本充滿浪漫的心情不到十分鐘就被曬昏了一半,新郎開始之前還一直跟我說﹕「你知道嗎我裡面穿三層,簡直要熱瘋了!」而S更是整個被曬呆掉,完全失去思考能力,以緩慢的速度前進,頭上不停的冒煙,該拍照時忘了拍照,該擁抱時沒有擁抱,該往前走時不知道在走哪裡,眼神十分徬徨無助,婚禮三十分鐘結束後我們也不留下來吃finger food就拔腿狂奔回車上吹冷氣,S說:「我的大腦除了『怎麼這麼熱』想不到其他以外的東西。」

撇開溫度不談,整個儀式是非常浪漫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用英文宣示的魔力,簡單直接而震撼人心,更不用說我知道新郎是很愛新娘的,他從頭到尾都深情款款的注視著美麗的新娘(終於相信愛情可以戰勝恐怖的天氣!!!),當他們交換完戒指接吻,我可以感受到自己濕潤的眼睛,真的好替他們高興與感動,從此之後,他們是Mr. and Mrs.,不再是獨立的個體,無論生老病死,都要永遠互相陪伴。


                              宣示完簽結婚證書


                                   新娘高興跟大家說謝謝

晚上是請客的婚宴,澳洲這種像台灣飯店辦請客的叫Receptions,唯一不同之處是它不是像台灣連著十道菜一直上。大家合吃,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菜.主菜.跟咖啡點心,只有一兩盤時蔬大家一起Share,新娘選的這家Reception氣氛非常好,食物也棒,她還細心的做給參加的大家一份精緻小禮物擺在桌上。


                                  桌上附菜單跟座位牌,好講究阿


                                              入口擺設


                        與中式不同的是新娘新郎一桌坐在台上成一排


                         吃完大家跳Ball dance,一點都不害羞喔


最讓我傻眼的是新娘不會講英文的80歲高齡阿媽也下去跳,還比每個人會扭


                                     與美麗的新娘子合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ts 的頭像
    kits

    kits

    ki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